首页 > 暖新闻 > 正文

拟音师:一捧沙洒到锡纸上,就成了下雨的声音

新华社青岛6月12日电(记者张力元)生锈的铁链、发黄的课本、大小不一的茶缸……拟音师韩睿达的工作室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60平方米的道具间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旧货。这些东西不是“破烂”,而是拟音用的“宝物”。

  “拟音师需要利用各种道具和技术,把电影、电视剧拍摄现场没有完成、无法完成的声音进行还原和演绎。”韩睿达说。

一颗芹菜从中间掰断,“咔嚓”声响起,与画面中骨折的镜头完美融合;在羽毛扇上盖一片皮料,用力扇动,鸟儿好似从眼前飞过;把一捧沙装进盐罐,从不同高度洒到锡纸上,“雨声”也就忽大忽小;嘴里填满韭菜叶,大口咀嚼,牛吃草的画面“活”了……入行16年来,韩睿达探索着平凡物件的声音可能性,在幕后用声音“演戏”。

把脚轻轻踩在满是玻璃碴的脸盆里,冰块碰撞的清脆声响被具象化。“受制于拍摄现场有噪音等原因,有的声音无法被精准录到。但在后期环节,若真的把冰块放进玻璃杯里来配音,声音的表现力和质感反而不够。”他说,经过多次试验,在脸盆里又配上了叶片、塑料皮、细沙,“冰块声”就更加灵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