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美容、教育等行业频现的“跑路”风波中,一种名为“职业闭店人”的群体逐渐浮出水面,他们通过接手经营不善的企业,恶意注销公司,致使众多消费者预付费无处退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近期审结的一起案例,为受害者讨回了公道,也为打击此类不法行为树立了法律标杆。
案例回顾:瑜伽店“蒸发”,消费者维权获胜
2023年,王某发现自己常去的瑜伽店突然关门,公司已注销,新任法定代表人薛某接手仅两周便完成了这一系列操作。
面对王某卡内剩余的8000余元无法消费的困境,法院最终判决薛某承担赔偿责任。薛某曾试图将会员转至其他店铺消费,但因其行为违反诚信原则且未依法清算,法院未予采纳。
揭秘“职业闭店人”操作链
调查发现,“职业闭店人”如薛某,通常通过低价接收负债累累的企业,快速变更法定代表人,然后利用虚假材料注销公司,逃避债务,以此牟取暴利。
他们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负责招募“职业背债人”,即愿意承担企业债务的个人,通过给予一定比例的负债金额作为报酬,诱使他们成为法律上的“责任人”。
2024-11-20 17:30:30
2024-11-18 13:42:43
2024-11-15 13:28:15
2024-11-13 14:09:21
2024-11-12 13: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