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图丫丫的数字生命之谜尚待揭晓,现实世界却已悄然迎来AI“复活”风潮。
人们开始购买让逝去亲人的照片“开口说话”,甚至有供与逝者AI分身交流的服务号积累了大量粉丝,今年清明节,相关从业者业务繁忙至极。然而,这股热潮之下,AI“复活”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与技术挑战亦不容忽视。
AI能实现何种“复活”
尽管市场热度高涨,但业界普遍认为“复活”一词并不贴切,更倾向于将其称为“AI分身”或“数字分身”,强调其本质是对逝者身份的模拟而非真正的生命复原。
目前市面上的AI“复活”产品主要包括动态照片、短视频及文字、视频互动等形式,价格介于数十元至万元之间,主要取决于技术复杂度、计算资源消耗、服务周期等因素,以及“AI分身”所承载逝者特征的丰富度和精细度。
以南京超级头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创始人张泽伟介绍,其团队在构建逝者数字分身时,会广泛收集包括样貌、声音、生平事迹、语言习惯乃至社交媒体记录等多元数据,再借助AI换脸和声音克隆技术,由真人演员“扮演”逝者,力求达到自然对话的效果。尽管如此,张泽伟坦言,目前技术尚无法让AI分身与真人难以分辨。
福心云(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阿亮则指出,对于部分用户而言,AI分身与逝者相似度的高低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分身所携带的逝者信息成为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他分享了一段自己制作的外婆AI分身语音,尽管仅由AI合成,但仍触动心弦,唤起深切怀念。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印证了AI“复活”的价值,既有为释放情绪、寻求解脱的需求,也有出于对特定家庭成员隐瞒逝者消息的考量。
2024-11-20 17:30:30
2024-11-18 13:42:43
2024-11-15 13:28:15
2024-11-13 14:09:21
2024-11-12 13: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