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青岛市民李先生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免密支付”功能背后的安全隐忧。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信用卡业务员开通了网购平台的“免密支付”,导致账号被盗,损失五千余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免密支付”安全隐患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网络购物平台推出“免密支付”功能,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支付体验。
然而,随之而来的盗窃案件和乌龙消费事件层出不穷,凸显出这一功能在安全性上的问题。
许多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和同意的情况下被动开通了“免密支付”,甚至在手机丢失、未成年人误操作或网络诈骗情境下造成了经济损失。
尽管“免密支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由于其便捷性,许多年轻消费者仍然选择开通。
而对于一部分年龄稍长的用户来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免密”,并且在取消该功能时面临繁琐复杂的操作流程,难以轻易完成。
律师刘坤宝指出,商家在未经消费者明确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默认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2024-12-18 17:03:52
2024-12-17 14:30:33
2024-12-16 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