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登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37分钟的演讲。
谈了很多,有俄乌冲突,有美越关系,有气候变化,有反腐败等等,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家长气质一下体现出来了。对于中国,或许是几日前王毅部长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谈话起作用了,拜登在大会上没提台湾话题,表示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不想与中国脱钩,表现出一副“其言也善”的面目。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话题,从大会开幕前就很受关注,就是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家“入常”。
细说起来,德日印巴这四国入常的历史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德日印巴四国便组成了“四国联盟”(G4),想相互扶持一起“入常”,史称G4入常。他们还向联合国提交了拟定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框架草案。
根据其方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由5席增加到11席,非常任理事国由10席增加到14席,新晋常任理事国可以在15年内没有一票否决权,15年后由联合国大会全体成员国表决,决定是否给予其否决权。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此事件当时就引起国际舆论沸腾,各国外交部门无不对此进行研究,严阵以待。结果,在当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该事件完全成为一场大混战。全场会议上,单这一个主题就足足讨论了6个小时,前后182个国家发言。由于意大利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抗议,G4的入常行动最终宣告失败。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在那次的入常事件中,联合国五常均没有出手,包括美国。在随后的十几年里,G4国家要么单打独斗,要么抱团大声喊,可不管怎么闹,联合国五常都没有出面表过态。这似乎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即你们打你们的,我们不参与进来。
然而,自从俄乌冲突发生后,形势变了,美国坐不住了。在去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拜登就宣布,美国支持在联合国安理会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席位。那么,美国为什么善心大发,愿意把常任理事国的权力分享出来呢?
2025-04-10 10:54:20
2025-04-10 11:21:26
2025-04-10 11:05:43
2025-04-10 09:54:25
2025-04-07 16:48:59
2025-04-07 16:47:51
2025-04-07 16:48:20
2025-04-07 16:48:52
2025-04-07 16:48:29
2025-04-07 16:47:41
2025-04-07 16:48:04
2025-04-07 16:47:33
2025-04-07 16:47:16
2025-04-07 16:47:24
2025-04-07 16:33:00
2025-04-07 16:05:36
2025-04-07 16:37:02
2025-04-07 15:38:50
2025-04-07 15:22:30
2025-04-02 13:58:33
2025-04-02 13:58:01
2025-04-02 13:58:13
2025-04-02 13:58:27
2025-04-02 13:57:53
2025-04-02 1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