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虐待动物并非偶发,或孩子在6岁以上,且接受过爱护动物的教育,仍常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毛茸茸的小猫、摇尾巴的小狗、胖乎乎的仓鼠……城市家庭里的小动物往往发挥着情感陪伴的作用,但近期一些孩子残忍虐待小动物的新闻触目惊心:高楼扔狗、用门夹猫、摔打仓鼠……尚未成年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举动?
在一些情况下,童年期虐待动物的行为,只要经过教育引导很快可以修正。比如年幼或发育迟滞的小孩,把小动物当成玩具,出于好奇心对动物进行探索,或出于对动物的恐惧造成先发制人的攻击。
但如果孩子虐待动物并非偶发,或孩子在6岁以上,且接受过爱护动物的教育,仍常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甚至屡教不改,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童年期虐待动物可能是危险的信号。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童年期虐待动物是不是将来出现暴力行为的信号。
国外研究者发现,许多暴力犯罪者的档案中都有童年期虐待动物的经历,一项综合了15项研究结果的元分析研究发现,34%的暴力犯罪者曾经虐待过动物。孩子虐待动物不仅意味着具备错误的生命观,如认为“能操控、主宰生命才是强者”,还可能与物质滥用、暴力倾向、反社会行为息息相关。
2024-12-18 17:03:52
2024-12-17 14:30:33
2024-12-16 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