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他每年加班1500小时,打破美国20年封锁!

今天,是高伯龙诞辰94周年。

这位“中国激光陀螺之父”离开我们,也已经5年了。

和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声名显赫的物理学家相比,高伯龙的知名度或许不高。

但如果没有他,中国的火箭、战机、所有尖端导弹,甚至前不久刚刚下水的福建舰都可能成为半个瞎子,因为它们都离不开一个仅手掌大的心脏——激光陀螺。

这位老人和他的团队潜心43年,承受巨大压力与煎熬,突破美国20年封锁,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4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今天,让我们再次以文字为桥梁,走向这位大国重器“点睛人”的奋斗旅程。

谨以此文缅怀高伯龙先生。

为打破封锁,“半路入伙”

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激光陀螺仪在美国诞生。

这个装置只有巴掌大小,却被誉为武器平台定位导航系统的“心脏”,不论在地下、水下还是封闭空间,都能提供精准的方位、俯仰、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

换句话说,战机、潜艇、尖端导弹、舰船……几乎所有需要精准制导的军事装备离开激光陀螺仪,都会变成“半个瞎子”,并且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方式可以远距离干扰陀螺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