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上海新冠死亡238人,有些话不得不说

4月11日,真实故事计划在《封控中的上海独居老人》一文中,报道了一位独居老人的艰难处境。老人叫周文龙,一生未婚,平时主要是外甥女在照顾他。疫情封控之后,外甥女来不了,老人也能理解,他也不愿意在这关头麻烦晚辈。但日子一天天过去,老人家里实在没有任何蔬菜了。而对于移动互联网,老人也很无助:“现在年轻人都用网络抢菜,我很笨的,不会用网络。”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外甥女拨出了求助电话。可没想到,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始终都无人接听。最后,他只好点开微信,摸索着打了个微信电话过去,才终于打通了。

原来,外甥女在她自己的小区当了志愿者,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后半夜,手机也不小心开了“勿扰”,电话根本打不进去。接到老人的微信电话之后,外甥女赶紧找人帮忙,给老人送去了果蔬。但老人需要的日常药品,她也实在无能为力。最后,老人只好尽可能“少吃一点药”,哪怕身体很不舒服。周文龙老人的处境,或许便是千千万万老人的缩影。哪怕已经是万物互联的5G时代了,可还是有很多老人,根本不会用智能手机。明明他们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可又总是发不出声音,也得不到关注。越想,我就越觉得难过。时代的进步,实在不该以遗弃他们为代价。

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保住老人的“体面”70多年前,著名学者费孝通便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传统农业社会,社会变迁极慢,知识更新更缓,长辈的经验无论于社会还是家庭,皆为财富,他们天然是社会和家庭的权威。

进入现代社会,社会变迁急剧加快,经验再也不足以指导未来,以前的权威,就开始慢慢沦落为边缘人,被进入城市的晚辈越甩越远。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

信息、科技、知识的更新和迭代,哪里是老人跟得上的。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那些偏远的地方,有多少老人,从来没住过酒店,从来没吃过西餐,从来没离开过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他们曾经竭尽所能,为今天这个看起来文明、发达、先进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到头来,我们享有的一切红利,却几乎都与他们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