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上海新冠死亡238人,有些话不得不说

所以,别再说什么疫苗无用。或许,它确实无法做到100%防御。但至少能让那些本就体质较弱的老人,多一分生存的保障。所以在当前阶段,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顺,无非两点:一是带老人去打疫苗,二是不要动不动就抱怨,呼吁全面放开,与病毒共存。前几天,张文宏也公开发声:“脆弱人群病死率,始终是是否摆脱疫情的重要指标。”

中国的防疫政策自始至终,只坚持一个原则:生命至上。在“人权”成为普世价值,大行其道的今天。纵观全世界,真正符合人权,符合人道主义的,中国做得最好。昆德拉有一本书叫《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如果我们真的全面放开,不顾及2亿多老人的处境,这背后是我们不可承受之重。这份重量,不是用数学题算出来的。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良知。

“疫情下的老人,比你想的还难”再从另一方面来说。身处疫情中的老人,往往比年轻人更艰难,却也更容易被忽视。4月初,一位上海网友便发文,为所在小区的老人求援。那些老人,原本的生活无比平静、安宁,无非是买菜、做饭、养花,再和邻居聊聊天……但疫情一来,小区成了封控区,他们也就成了彷徨无助的孤岛。他们的子女,大都不在身边,这是城市家庭的常态。他们的信息来源相对单一、迟滞,也没有精力连夜去超市囤货、抢购,更不会盯着智能手机团购抢物资。长期独自生活的经验,曾经满足了他们自尊心,让他们习惯了独自去承担一切。如今,却也让他们羞于求助。

还有位网友,在大门处贴了告示,愿意主动向楼栋里的老人提供帮助。但有一位老人,一直在他身边徘徊,却又闷不吭声。直到另一位老人,好心说了句“想要买菜可以找这个小伙子”。那位老人才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并不忘补上一句“要是办不了就算了,别给你们添麻烦。”如此“懂事”的老人,着实让人心疼和心酸。我们又怎么好将他们丢弃?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曾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曾是时代的宠儿。可当他们老了,却要面临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窘迫。岁月的巨轮滚滚向前,他们终究是老了。他们自然是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关注、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