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已经烂成一滩稀泥,谁该负责?国师说了公道话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月24日发表题为《乌克兰:从阿里斯托芬到基辛格》的文章,作者为胡安·路易斯·塞夫里安。全文摘编如下:

经济和金融体系已经全球化,而政治权力仍然从根本上建立在民族国家之上。

这一矛盾是“西方宣告和建立的世界秩序处于转折点”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预见,它在主导地位上时日无多。

这是亨利·基辛格的看法,他在文章、采访和最新著作《世界秩序》中都公开发表了这种看法。

基辛格是尼克松和福特手下的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

作为力主与中国建交之人和研究苏联外交的专家,98岁高龄的他所持的立场比大多数现任西方国家领导人要清晰得多,至少在西方国家的地缘战略定位方面是如此。

他完全不屈从于政治正确话语系统,一再表达他所相信的,即任何俄罗斯统治者,无论意识形态如何,都不会允许外国军事力量驻扎在距离莫斯科仅500多公里的地方。

读一读这个地球上最大国家的历史,足以验证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

乌克兰危机是在美利坚治世终结和欧洲政治计划进展不利的国际大格局下发生的。

面对所谓俄罗斯即将“入侵”的威胁,西方承诺美国及其盟友会做出回应,并将导致“严重后果”。

让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瘫痪或将俄罗斯驱逐出国际支付体系是最常被提到的制裁。

如果实施,后果当然会非常严重,但这不仅是对俄罗斯而言,对美国那些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欧洲盟友也是如此。

此外,克里姆林宫一直否认计划“入侵”邻国。

上周末传出有关外交解决危机的令人鼓舞的消息。

许多人认为,与大众的愿望一致,宣称中的所谓“入侵”不太可能发生。

即使是小规模“入侵”也不会有。

在肢解南斯拉夫的冲突留下的伤口仍在流血的情况下,东欧发生新战争的可能性被排除,但建立一个不再基于冷战两极战略或美国绝对权威的新世界秩序的需要仍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