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西安一码通,为啥难通?采购过程有什么猫腻?

半个月内崩溃两次,逼得市民们进出往来要靠指天发誓“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核酸检测报告显示不出来,没有健康码又无法做核酸检测,一度陷入死循环。

西安一码通,真是创造了不少“魔幻”场景。

然而,网上的啼笑皆非,其实是西安市民现实中的尴尬。

他们亲身经历的不便、困扰乃至感染风险,旁人很难想象。

1月5日凌晨,西安市委组织部宣布,西安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军因履职不力,被停职检查。

结合去年12月以来西安一码通的糟糕表现,这一结果并不意外。

虽然有人承担了责任,但问题本身还在:西安的一码通为啥一用就“崩”?

西安大数据局的解释是,这与用户短时间内大量访问有关。

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刘军给出了那个“著名”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展码、不亮码,出现卡顿也不要反复刷新。

一码通不展示,难不成当宝贝藏家里?这种毫无说服力的解释又引发网友一顿吐槽。有人专门为此编了一副对联:

上联:非必要不亮码

下联:必要时码不亮

横批:人困码乏

事实上,全国并非只有西安一座城市经历过全员核酸检测,其中不少城市的检测规模还大于西安,但并未出现如此严重的技术问题。

有关方面将一码通的初次崩溃归咎于“技术原因”也就罢了,不到半月再次崩溃,就不好再“甩锅”给群众访问量了吧?

要知道,去年12月20日,西安一码通在崩溃次日才得以恢复。

其后不久,工信部派出总工程师韩夏到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