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中国把美国的饭碗砸了,这下事大了!

西方媒体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完全是本末倒置。

美国高福利的面具,被通胀无情撕下

美国面临的问题是消费品短缺,比如肯德基已经无鸡可炸,猪牛羊肉供应短缺,就连卫生纸也紧张起来;而中国恰恰相反,消费品供应充裕,食品价格同比下降,猪肉价格不断下行处于历史低位。

与经济增长相比,人们对物价的感受更加敏感,因此,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除了稳定增长之外,就是保持物价的稳定,以及增加就业和保持贸易平衡。

物价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供求关系以及货币供应量。目前中美在通胀上的巨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供求和货币供应形势的不同。

在供求方面,美国的形势比较复杂,因为对于日用品和低端商品,美国基本上是向外进口,而国内劳动力因为新冠补贴高于最低工资导致紧缺,即使国外的商品运抵到了美国港口,却因为缺乏卸货工人而导致港口货船堵塞,商品一时间运不进去,使得超市货架空空。

根据今年3月通过的《美国救助计划》,这些失业补助一直发放到9月上旬。即如果政府提供失业补助过高,会降低失业者找工作的动机,也就是“养懒人”。

尽管如今美国政府已经停止向失业的人群发放失业补助,超过750万美国人已经失去每周3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但是现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将全部重返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短缺仍将困扰美国企业。

在货币供应方面,美联储超发货币太过严重,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从而造成了物价过快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