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日本诺贝尔奖热门候选人出走中国,鬼子气疯了

2008年,日本100万人口中,获得博士学历的有131人,但到了2017年,仅为119人,而德国、英国却分别为356人和360人,数量是日本的三倍之多。

2000年时,美韩的数字与日本基本相同,现如今却增加到了日本的一倍以上。

可以说,除了人口基数大的中国,在日美德法英韩六国中,日本排名倒数第一。

日本博士生减少,不只是大学受到影响,企业的研究能力也持续下降。

在美国企业中,从事研发的博士占比几乎在所有行业都超过了5%,但日本除了医药、化工等个别行业外,占比均不足5%。

一方面,是日本科研环境越来越差。

而同时,中国的科研却生气勃勃。

2000年后,由于日本国家的财政比较紧张,但企业又急需寻找新技术和新产品应对来自国际的竞争,为此,日本发起了集中选择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集中去扶持一些挣钱快、竞争力强的企业,“鼓励”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转向短期收益快的项目,对于没有竞争力、短期看不到回报的项目,则缩减资金甚至直接砍掉。

2010年左右,鸠山政府曾经要大幅度削减超级计算机项目的经费,认为这个项目没有也无所谓,可以向国外引进。

此举在日本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他们一致觉得这个做法太草率,想法太天真,因为一流技术根本不是花钱能买到的。

在一片质疑声中,鸠山政府最后决定削减15%的经费,结果一番折腾,令本来排名世界第一的日本超级计算机元气大伤。

大学科研通常是长期项目,往往耗时较长,短时间很难看到回报,自然不符合集中选择计划的要求,预算经费因此被不断缩减。

缩减经费直接导致日本很多大学不断缩减终身教授岗位,并增加大量短期合同。

2007—2013年期间,日本大学内短期合同研究副教授数量增加了一倍多。

年轻研究人员的身份只能跟随短期项目而定,还要面临各种考核,他们根本没办法安心做研究。

在江南大学任教的藤田盛久,之前曾经在大阪大学微生物病研究所木下太郎教授的研究室担任助教。

结果因为教授退休等原因,他被迫要重新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