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6天内,美高官轮番与刘鹤通话,信号极为强烈

壹、两次释放善意的通话

在今年三月,中美阿拉斯加战略对话,双方实力硬碰硬之后,中美之间一直没有高层交流。

到五月下旬,笔者预判美国国内的通胀撑不了几个月,一定会和中国开启贸易谈判之后,刘鹤副总理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戴琦进行了第一次通话。

我们以前介绍过国际场合如何解读“双方的通话”。通话结束后的通告一定是惜字如金的,而出现在其中的每一个词,都有“引申的含义”。

这次对话通告很短: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发展双边贸易非常重要,并就彼此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重点是进行了坦诚,务实的交流,“坦诚”的意思就是双方将各自的立场直截了当的表述出来。通告里没有“共识”二字,可见没有显著成果,但是双方都认为继续保持沟通很重要。

就在一些人解读这次通话“没有成果”,只是“流程性”通话的时候,时隔六天,刘鹤副总理又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通了电话。

耶伦的背景很特殊,首先作为财政部长,她也是中美贸易谈判的领军人物,另外,耶伦以前是美联储主席,主张“独立的货币政策”,如今又是财政部长,又支持继续放水以支持明年拜登政府6万亿的财政预算案。

因为耶伦身份复杂,所以刘鹤副总理与她的通话就更丰富一些。

这次通告强调: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和多双边领域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双方“对彼此关心的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同时表示“愿意继续保持沟通”。

通告里继续有“坦诚”这个词,表明双方分歧和立场没有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