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1世纪20年代,很多被中国军备高速发展所麻木的人们大概已经忘了,在中国空军早期那一水儿的“秃脑袋”中,第一种比较“时髦”的“尖脑袋”是谁了,不过上点年纪的应该都还记得,那就是中途几乎夭折、被陆孝彭总师以一己之力救活,并最终成功服役的强-5。
强-5比较突出的优点便是设计思想前卫,气动外形有开创性意义,但这只能确保强-5“潜力很大”,要把“潜力”变现成为性能,就要看各个子系统的能力了,可惜的是在那个年代,中国空军能提供的子系统水平注定强-5长期以来都很难说满意,而这个问题的根源,还要从强-5的技术基础来看。
强-5的技术基础源于基本上和歼-6同步的东风-106,而无论歼-6还是东风-106,则都是来源于苏制米格-19。
仿制米格-19的歼-6虽然在中国空军服役了近半个世纪,但米格-19本身并不是很成功的机型,在苏联空军服役了几年就迅速被米格-21F-13取代,究其原因米格-19还是轻型战斗机,空重不过5吨有余,即使挂上副油箱航程也就勉强达到2000公里,强-5原型机在米格-19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改进后甚至还不如米格-19,如空重增加、航程下降等,不过考虑到强-5的主业是以优势火力舔地,这点问题也不算什么。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