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古代的标志性建筑,那么长城一定是榜上有名,从战国时代北方的秦、赵、燕等国为了防范少数民族就开始修建长城,到后来秦始皇更是将三国的旧长城统一重新修整并连接起来,从此以后在古代,长城就成为了中原政权遏制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利器,而长城也逐渐成为了中国的象征。
到了明代时,朱元璋、朱棣两代都主动对北方用兵,长城的作用在此时也开始再次重要起来。
为了更好的维护北方边关,明朝对原有的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整和维护,逐渐成为了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模样。时至今日,600多年过去了,明朝初年修建的长城依然非常坚挺的伫立在我国北方,而长城数百年质量坚挺的原因,也成为了中外学者争相探索的真相。
最终,在众多学者的考究下,在对明代典籍的仔细研读下,人们发现了明代长城的秘密,一个在没有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时代,让城墙历经数百年战火风雨洗礼依旧坚挺的秘密,答案或许非常意外,那就是,明代城墙历经600年不倒的秘密,就来自于我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一种粮食--糯米。
2021-02-27 13:06:30
2021-02-27 09:36:49
2021-02-27 10:34:36
2021-02-27 10:15:07
2021-02-27 12:12:36
2021-02-27 14:27:12
2021-02-27 17:08:41
2021-02-27 10:57:14
2021-02-27 09:59:03
2021-02-27 09:49:51
2021-02-26 11:36:48
2021-02-27 09:21:38
2021-02-27 12:36:07
2021-02-26 10:59:51
2021-02-26 15:07:33
2021-02-26 09:29:59
2021-02-26 10:20:28
2021-02-26 10:09:39
2021-02-26 15:11:30
2021-02-26 16:31:19
2021-02-26 15:02:20
2021-02-26 09:16:04
2021-02-26 14:50:54
2021-02-26 10:39:55
2021-02-26 14: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