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想中美关系,特别是美国对中国最新走势梳理一下,谈谈自己的观点。概括起来四个方面。
美国对华战略转向,把中国作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从2017年8月18号开始进行301调查,到2018年3月22号推出301调查报告,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500亿美元的高额关税,经过13轮贸易谈判,到2020年1月15日,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这两年以贸易战为主。
现在可以说从贸易战为主转向了全政府行为,而不是单一部门和单一领域的打击。从几个方面说明美国采取的是全政府行为。
1、特朗普发布美国总统令。
美国对TikTok的打击,特朗普不仅亲自布局,而且发布总统令。对华为的打击也几次发布了总统令。总统令是国家行政最高长官直接命令,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杀伤力。
2、美国会提出议案或者立法对中国进行打击。
从美国国会来看,这一届166届国会,从去年2019年1月1号到今年2020年8月份,美国国会议员共提出来366项涉华议案,这366项涉华议案是创美国历史记录的,是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国会提出最多的涉华议案。
在这366个涉华议案里,其中涉及经贸问题的70个,涉及供应链的58个,涉及信息通讯的52个,涉及人权和民主的46个,涉及中国影响力的44个,涉及新冠疫情的23个,涉及到移民问题的16个,涉及气候变化和环境的10个。
我认为,美国国会的作法,成为美国反华全政府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不仅是特朗普在发布总统令,国会实际上在全力配合,深化和通过法律武器对中国实行战略转向和战略打击。
3、美国组建针对中国的专门组织。
美国政府组建了中国行动小组,这是在特朗普领导下,一个特别的针对中国政府的行动小组。
美国国防部长在前几天讲话也公开说,国防部要成立国际政策办公室,成立中国战略研究小组。
而且他说,我要求美国国防大学的课程,一半以上的课程要研究中国,要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纲领、作战目标和训练方式等。
4、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形成了协同机制。
政府各个部门协同,商务部、财政部、贸易谈判办公室、国防部、司法部、国土安全部等政府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采取的行动和国家战略转向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比如对华为,实行禁供是商务部负责实施,但是对华为孟晚舟在加拿大逮捕,是司法部负责采取的行动。
对中兴通讯的长臂管辖,进行罚款的由财政部负责,列入实体清单的是商务部。美国对华战略转向与打击,已经形成了高度的政府部门协同。
这几年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中美贸易战是当前中美关系最浅层次的博弈,是水面上的浮萍。
从美国现在的全政府行为看,我们不能停留在前两年贸易战的认识水平上,必须看到美国现在的进一步战略转向,认识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是全政府行为打击。
这一点更为突出。如果说原来是集中在贸易战,那么这两年最激烈的是科技战。
到目前为止美国把近三百家中国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对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打击与遏制,包括禁供,包括中断以美元为主结算体系,包括清洁网络计划等行动。
比如,实体清单列入中国十三家大学,就是中断了我们用于科研的互联网的软件设计系统,企图阻断中国的科技基础研发的步伐,实行釜底抽薪。
实际上,这两年中美博弈最激烈的是科技战。金融领域也开始了很激烈的博弈。
2021-01-16 10:06:19
2021-01-16 09:54:29
2021-01-15 15:54:08
2021-01-15 09:42:22
2021-01-15 09:09:07
2021-01-15 15:49:52
2021-01-15 10:10:08
2021-01-15 09:03:42
2021-01-15 15:59:14
2021-01-15 16:57:46
2021-01-15 14:11:54
2021-01-15 13:42:51
2021-01-15 15:59:05
2021-01-15 14:53:10
2021-01-15 15:45:13
2021-01-15 15:26:27
2021-01-15 15:07:27
2021-01-15 10:07:18
2021-01-15 11:46:14
2021-01-15 09:57:55
2021-01-15 10:26:23
2021-01-15 09:54:21
2021-01-15 09:48:36
2021-01-15 09:31:29
2021-01-15 09: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