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了一下国防科技的问题,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商业科技的问题,如果说国防科技的问题,其核心是国家层面的现实安全和战略威慑,那么商业科技的衡量标准实际上是唯一的,那就是赚钱,但赚钱也存在一个非常宽泛的逻辑,单纯意义上的赚钱,
应该就是短期营利能力,其实赚钱更重要的一个逻辑是总体性和持续性,而总体性和持续性本身的保证是一系列的商业科技深层次竞争问题,比如工业化的阶段、国家发展的周期和规模、市场经济繁荣程度、文化、教育,以及企业家精神里面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梦想等等。
如果说商业科技是中美未来很长时间里,或者说永久性的竞争领域,那么讨论商业科技的核心问题,就不是简单具体的企业或技术的问题,因为决定这种竞争的,一定是真正的国家潜力和更加宏大的人类梦想。
所以,这就要说到一个问题,到底是美国的潜力更大、美国的企业家更有梦想,还是中国的潜力更大,中国的企业家更有梦想呢?
可能很多人看到我这种提法,就觉得这不是在谈具体问题,而是在务虚,但我想说的是,中美之间的竞合问题,关乎着人类命运和具体的走向,因为中国有足够的规模和历史独立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市场空间,站在更长远的角度,能够孕育出新的标准和发展逻辑,这一点跟诸多国家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美国注定主导不了中国。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正在迅速发展的5G技术,如果按照美国的节奏,恐怕全球要进入5G时代,还得数十年,如果不是中国率先在5G领域崛起,全球对5G的普及成本,将会增加至少一倍,这就好比说如果不是中国自己掌握了高速铁路技术,中国要想解决春运和中国铁路客运的难题,恐怕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巨大的,而且周期也会更长,更重要的是,很多发展中国家获得廉价高铁的可能性也将不复存在。
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理解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日本新干线1964年就建成了,但谁听说过日本新干线普及了吗(日本运营高速铁路只占铁路总里程的10%,中国现在是30%)?输出到哪个发展中国家了?而2008年中国第一列高铁京津城际开通至今,中国已经有接近4万公里的高速铁路,而且已经把高铁建到了数个国家,包括俄罗斯、沙特、印尼、墨西哥、土耳其等等。
时至今日,日本高铁的造价依然是中国高铁的两倍还多。
我一直在说,迟滞中国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削弱全人类的福利,但中国的不同在于,中国有足够的能力走出独立的科技发展道路。
2021-01-16 10:06:19
2021-01-16 13:49:32
2021-01-16 13:17:10
2021-01-16 13:27:41
2021-01-16 09:54:29
2021-01-16 13:36:06
2021-01-16 11:28:30
2021-01-16 11:00:08
2021-01-15 15:54:08
2021-01-15 09:42:22
2021-01-15 09:09:07
2021-01-15 15:49:52
2021-01-15 10:10:08
2021-01-15 15:59:14
2021-01-15 16:57:46
2021-01-15 09:03:42
2021-01-15 13:42:51
2021-01-15 14:11:54
2021-01-15 15:59:05
2021-01-15 15:45:13
2021-01-15 14:53:10
2021-01-15 15:26:27
2021-01-15 15:07:27
2021-01-15 10:07:18
2021-01-15 1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