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与中国竞争:战略框架》报告。由于这份报告忠实地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因此很可能指明了未来中美关系演变的路径。
一、《与中国竞争:战略框架》的主要内容
① 美中竞争不是美苏、美日竞争的重演
与美国政客刻意将中国与前苏联扯到一起,把中国描述为一个极力扩张共产主义的国家不同,报告指出:中国不是苏联,中美竞争不同于美苏竞争。中国也不同于日本,中美竞争也不同于美日竞争。
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电子产品、钢铁和许多其他产品的市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供应商,约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25%(中国学者的估计是31%);中国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具有很高的竞争力;最根本的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和非凡的成就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这使中国形成一种替代性的经济和社会模式,这一模式与既有的西方规范截然不同。
与之相反,苏联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和意识形态竞争对手。但苏联从来不是主要市场或全球商业供应商/竞争对手。而日本在许多行业中都成为一个非常强硬的竞争对手和重要的供应商。但对于大多数西方公司而言,日本从来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市场,并且肯定不是美国的军事或社会竞争对手。苏联和日本都不是美国的全面挑战者,也没有与西方在经济上深度融合的地方。这给美国和其他国家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回旋余地。而中国对西方国家,具有超越了早期苏联和日本的多维影响力。
② 基于四部分模型战略框架的中国角色
报告认为,在国民经济竞争的四个关键要素,市场、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地缘政治竞争对手方面,中国都难以遏制了。
2024-12-25 15:37:35
2024-12-24 16:13:27
2024-12-23 16:02:27
2024-12-20 10:04:15
2024-12-19 09:54:42
2024-12-19 09:50:26
2024-12-18 11:39:44
2024-12-17 1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