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正文

日本明明打不过美国 为何自寻死路

站在日本的立场来说,选择偷袭珍珠港完全就是局势所迫。在1939年,日本对于之后的作战计划分别拟定了两国不同的作战路线,分别是从“南下”“北上”两个方向发起进攻。日本最初受苏联军事物资的吸引,于是打算进攻苏联,一举拿下西伯利亚。但是出乎日本意料之外的是苏联的防线实在是难以攻破,日本啃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是毫无成效,反而让自己元气大伤。“北上”的计划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了,所以只能选择“南下”,事实上,日本也知道美国的军事实力很强,但是当时真的是被逼急了眼,要是没有足够的物资国家就会陷入瘫痪,所以日军也只好冒险一试,对珍珠港发起了突袭。

日本和美国的实力差距悬殊,这是显而易见的。日本对自己的实力也一定是最了解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日本还是出人意料地选择出手了,策划这次行动的负责人虽然带有赌的性质,但并不是全无理智,这次突袭一定不是全无目的,一定有所图谋,绝对不是借此机会让美国把矛头全部指向日本,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目的并不在于想要一举击败美国,这不实际,日本只是想让美国暂时停下对日本制裁的脚步,日本借此机会喘口气,往外扩张自己的势力,同时日本还对希特勒有所期盼,如果欧洲战场最终被希特勒拿下,德军所代表的势力成为最终赢家,那么日本与他们联合起来,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势力范围,就算美国恢复过来也可以与之抗衡了。

偷袭珍珠港到底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是说日军得到的好处也不小呢?人们众说纷纭,其实从外在可以看出,这件事情对日军只有好处,日本偷袭珍珠港被其他看客认为是狗急跳墙,并不英明,还激怒了美国使它直接参战。但是分析当时的日本国情形式,对于日本这个当事国而言,偷袭珍珠港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得不做的行为。如果日本不率先出手,可能会更早的迎来败局,在日本海军得手之后,美军的珍珠港海军基地和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休养了大半年,只能做到战略防御,无力发起进攻,日本借此机会,把东南亚和太平洋西南部收入囊中,一直到印度洋都有日军的势力。日军的掠夺是以获取资源为主,东南亚地区物资丰富,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的获取,补充着日本的军事物资,支撑着日本继续作战,本来早该终结的日本军国主义也由此多坚持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