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奇闻 > 正文

曝天安门城楼暗藏的秘密 震惊国人

“文革”期间天安门“秘密重建”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4月7日,天安门“秘密翻建”工程历时112天。其中,搭建巨大“天棚”耗时8天,天安门全部拆除用了7天。全国21个省市的216个部门参与,施工高峰时达2700多人。上世纪60年代初,技术人员在对天安门城楼的一次检修中发现,大殿正厅靠近毛主席座位的那根12米高的柱子,由下至上,柱心已经空了近10米。于是,有关人员立即上报中央。经过认真调查评估后,国务院决定,拆除旧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模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建筑材料全部更换新的。可是,“文革”开始后天安门城楼使用极为频繁,除了每年的“五一”和“十一”要举行大型群众庆祝活动外,从1966年8月开始,毛主席曾先后10次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和接见红卫兵。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的7.2级强烈地震,使天安门城楼结构的损坏变形程度更加严重,随时有垮塌的可能。1968年5月15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翻修天安门城楼的请示报告》。8月20日,得到批复并要求:“原样翻建,规格不变”。天安门秘密翻建,首先要将其全部“包起来”。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高33.7米,为了秘密施工,架子工们用数根杉篙绑在一起,层层连接,再用苇席搭起一个巨大“天棚”。仅用8天,天安门城楼就被围得严严实实。此后,是秘密拆除城楼。为了使翻建后的天安门城楼“原样不动,尺寸不变”,保持城楼的建筑形制,在拆卸时,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拆下来的一砖一石、一瓦一木都按顺序编号放好、登记入册,拍下照片,内外、上下、左右,按原样码起来。7天时间,旧城楼被全部拆除。到1970年4月7日竣工,整个翻建工程共历时112天。

周恩来坚持保留正脊两端“龙吻” 天安门城楼是木结构建筑,被拆下的木料堆满天安门的后面和端门大院,斗拱、木枋、跨空梁……上千种规格、上万个部件、上下垒叠。拆下的木构件由北京建筑设计院画图,北京光华木材厂按图纸进行加工。新做的全部木柱和木梁均用整体木材,所有木构件都作了防腐、防虫、防火的化学处理。正脊两端的大吻,原为龙。有人认为龙是“四旧”,要改成“向阳花”。周总理坚持说:“可以搞龙嘛!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原主体部分不要改。”但城楼大殿棚顶的“金龙和玺”图案还是被改成“大丽花和玺”图案(1984年维修时,又恢复了原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谢富治坚持要把老檐、小檐下的木结构斗拱改成玻璃钢的,周总理得知后,一锤定音:照原来的木斗拱制作,任何结构不得改动!木工活完毕,开始油漆彩画,所有彩绘都经过严格的一麻五灰13道工序,最后贴上金箔。此次重建天安门城楼共使用黄金6公斤。43年过去了,城楼大殿彩绘依旧金碧辉煌。

城楼琉璃瓦勾头上的“文革”印记“向日葵”翻建天安门城楼时,对采用什么样的图案和彩画,同样有过激烈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天安门城楼属于古建筑,应当按照传统的方式修建,只有用古代级别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大面积描金,才能与天安门的地位相符。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金龙和玺”彩画和“仙人走兽”等都是“四旧”,属于封建内容,应当去除。新中国的天安门应具有革命意义,要用葵花向阳和延安宝塔等图案来代替。在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时,周总理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天安门彩画整体用朴素的“大丽花和玺”图案,勾头等小型琉璃瓦可用“向日葵”图案,其余一切照旧。1984年国庆35周年前夕,中央决定恢复中断已久的国庆大阅兵。作为阅兵庆典主席台的天安门城楼,再次得以修缮。在这次修缮天安门城楼时,技术人员提出天安门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一座古建筑,只有用传统的图案才显得和谐与自然。意见反映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同志处,万里当即拍板改画“金龙和玺”彩画。随后,对城楼大殿及环廊的“大丽花和玺”彩绘进行了更换,恢复了原来的“金龙和玺”图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天安门城楼上的“向日葵”琉璃瓦勾头仍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