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中的深情
在霹破石村,现在还保留着昌延联合县政府的旧址。数百平方米的院落中,几间砖木搭建的平房内,会议室、民政科、财粮科、财政科等一应俱全,桌椅板凳、农具炊具,甚至是斑驳墙面上的红色歌谣和标语似乎都能让人们依稀窥见当年八路军开展抗日工作繁忙的场景。
如今,这里已成为大庄科红色旅游的一个必到景点。当地村民、讲解员王桂珍总是饱含深情地向游客讲述英雄们的故事:
1944年,游击队队长、28岁的共产党员卫兴顺被敌人包围,因寡不敌众被流弹击中被缚,敌人见其拒不投降,就将他的头颅铡下示众,悲伤的乡亲用一个葫芦瓢画上他的五官造了一个“头颅”安在尸骨上将其埋葬;29岁的游击队员、共产党员岳坦为掩护八路军干部被敌人抓住,打断了左臂,最后纵身跃入白龙潭……
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八路军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放下扫帚就挑水、大爷大娘不离嘴”是百姓对战士们的印象。
直到现在,提起白乙化,张成旺就喜笑颜开,“那会我十几岁,本来给他遛马,结果自己骑马跑了,他也不恼,开着玩笑,很客气,人不赖!”老人说,当年八路军住在村民家里,院子里水缸总是满的,“他们没事就挑水扫院,给老乡开荒种地,跟我们亲近着呢!”
胡永旺的爷爷胡殿鳌正是平北首个农村党支部秘密发展的6名党员中的一员。他听爷爷讲,为支持八路军打仗,党支部组织群众筹粮,妇女们躲在山坳里给八路军做军鞋、军衣,没有布就拆了自家被子,打仗时组织民兵抬担架,把伤员藏在山洞里悉心看护。
“乡亲们自家苞谷还没成熟,就摘下来做成玉米面给八路军送去,宁可自己不吃,也要让他们吃饱。”胡永旺说。
红色记忆中的精神财富
青山留名史,烽火淬英豪。据不完全统计,大庄科乡在抗战期间牺牲的烈士就达100多人。“大庄科为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付出了很大牺牲,共和国之所以能有今天,正是这些先辈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本。”高德强说。
为延续抗战精神,今年4月,大庄科建立红色体验基地。徒步行军、听长征故事、参观革命遗址、唱红歌……一批批体验者接踵而至,“重走红军路”。目前,来自京冀地区的体验者已达万余人。当地政府还不断走访仍健在的老党员、老革命,以图片、影像方式留存红色记忆。
“我们希望能挖掘更多红色人物故事,融入红色旅游和红色产业中,让人们铭记历史,切身体验抗战时我军在恶劣环境中如何开展武装斗争和群众工作。”大庄科乡党委书记徐志中说,也希望通过红色旅游,让老百姓摆脱低收入困境,促进其增收,“这是现实赋予我们的使命”。
在他看来,当年基层党组织在大庄科如何发挥作用,基层政权、组织机制如何行使运行,如何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等历史经验也是一笔宝贵财富,仍需深入挖掘。“这对我们今天加强党建和基层政权建设,走群众路线,维护稳定并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